协议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协议文学 > 不明不清 > 955 初见成效

955 初见成效

955 初见成效 (第2/2页)

工业部对这些工厂不会管,更不想为了它们去争取更多预算。洪涛也不想总掏内帑去填补,主要是数量越来越多、规模越来越大,全各干各的,没有统一规划管理影响发展。    能不能暂时在工业部下面设立个司,先把这些企业管理起来呢,肯定可以,但洪涛不想凑合。化学工业早晚都要壮大起来,到时候还会出现类似问题,索性就一步到位得了。
  
  马保法就是化工部尚书的候选,年轻不怕,化工部更年轻,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个部门是干啥的。没有官场经验也不怕,不是有马经纶在嘛,当爷爷的指导孙子如何在官场里左右逢源应该也不会懈怠。
  
  技术官僚,这就是洪涛给马保法的定位。既懂一些技术又受过官场熏陶,让这样的人去管理一堆纯粹的技术人员,要比让纯技术人员或者纯政客任职有效率的多。
  
  四月底,远赴布哈拉和哈萨克汗国当说客的沙迪和卓返回了京城,跟随风尘仆仆而来的还有个好消息,通往波斯的商路终于打通了。
  
  经过叶尔羌汗国一战,布哈拉和哈萨克汗国充分认识到了大明军队的强悍,再加上沙迪和卓现身说法以及阿都刺因汗的立场转化,两国的贵族们大部分觉得与其继续兵戎相见,还不见得能打赢,不如合起伙来做生意赚钱合适。
  
  只要有了原则上的态度就好办,剩下的细节双方可以慢慢谈,并在之后的具体实施环节继续磨合弥补。
  
  在这个年代里从陆地上长途贩运货物并不比走海路的风险小。海上主要面对的是航线和气候,陆地上的自然条件虽然没有海上那么凶险,可却多了另一个不确定因素,人。
  
  人要是坏起来比在大海上迷航有过之无不及,而这个时代的商人也没那么娇气,只要朝廷能出面摆平基础问题,并有了可行性,剩下的麻烦他们会自己解决。
  
  当西域商路基本通畅,商人们可以顺着南北两条路直抵喀什噶尔的消息被报纸登出之后,不到两个月时间,从西安通往兰州的轨道马车就出现了不够用的情况。
  
  大批来自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商人成群结队涌向了西安,打算从这里把货物装上轨道马车运往兰州,再从兰州更换轨道马车前往哈密和若羌。
  
  对于人生地不熟的西域,在旁人眼中充满了危险,在商人们眼中则是机会,越是未知机会就越多。
  
  当然了,他们也不是对未知的风险毫无准备,大部分商人都按照远近亲疏组成了不同规模的商队,并装备了必要的盔甲和武器。
  
  这下又带火了一个谁也没想到的产业,兵器铺。随着兰州聚集的商人越来越多,很快就有人发现了商机。
  
  凡是要出关的商人都希望能买到朝廷允许的盔甲兵器,虽说仍旧无法对抗军队,但碰上盗匪什么的还是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的。
  
  孙承宗不光会练兵,更会做买卖。兰州做为新军的主要基地,接收了很多以前边军装备的盔甲武器,绝大部分都存在库房里吃灰,只有少部分用于日常训练。
  
  在请示了陆军参谋部之后,孙承宗找到了当地的武将世家,由他们出人出钱出店面,新军训练基地出货,在兰州搞起了军火生意。
  
  从边军的制式盔甲到兵器,除了弩不卖,其它的要多少有多少,包括上了些年纪的战马和驮马也一并出售。
  
  数量不够没关系,联系北面的内蒙侯,让他们把成色一般的马匹、骆驼赶到凉州去。在兰州买武器盔甲,到凉州配马匹和骆驼。
  
  如果肯出银子,还能雇到熟悉道路和语言的内蒙古牧人当向导,完整的产业链就这么成了!
  
  内地的货物一丝一毫都没卖到波斯去呢,有些人就先赚得盆满钵满了,内蒙侯和朝廷是其中的大头。有时候合适的政策比加税的效率还高,且副作用更小,还不会遭骂。
  
  (本章完)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三寸人间 大神你人设崩了 恐怖复苏 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 江辰唐楚楚 大奉打更人 剑临诸天 绝世无双萧天策 永恒圣王 冷清欢慕容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