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建武爷 (第1/2页)
俗话说的好。
隔辈亲。
吴彧又是个文静寡言的。哪怕父子二人面对面,也蹦不出几句话来。
但孙子不大一样。
吴年看着虎头虎脑,又活泼可爱的孙子,真想抱起他耍耍。
只是这个时机,不是太好。
吴年与孙子说了几句后,就把目光投向了群臣。最后,落在了内阁首辅刘知行的身上。
“刘卿。”吴年走了上去,伸手抓住了刘知行已经全白的鬓发。
时间过的可真是快啊。
李勇已经死了多年,却仿佛还是昨日。
寡人的宰相也老了。
“陛下。”刘知行转过头看了看吴年的手,再抬头看着一头银发的吴年,眼睛酸涩,微微躬身道。
此刻。
一切都在不言中。
二人君臣多年。
而这个时代,五十岁的人,称知天命。
他们都已经年过五十,说难听点,风烛残年了。
吴年差点死在了云贵。
而刘知行去年也病了一场,虽然救回来了,但是身体不如以前了。
但二人都是大丈夫。
很快就收起了心绪。吴年放开了刘知行的头发,转而拍了拍他的肩膀,说道:“寡人在外,足食足兵。宰相之功也。”
“传旨。赐宰相一子为郡侯,赐丹书铁券,世袭罔替。”
吴年转过头来,对北条氏政说道。
“是。”北条氏政眼中露出羡慕之色,躬身应是。却不是羡慕区区爵位,而是君王的肯定。
别看他常在帷幄,出谋划策。未来史书上,也能书写下一笔。
但与刘知行相比,犹如萤火与皓月,他不值一提。
刘知行乃大功臣。
管仲、萧何、诸葛亮这等人。
“陛下。”刘知行眉头微微皱起,正想开口。吴年却冲着他摆了摆手,说道:“有功就赏,有过则罚。这是国家法度。”
“刘卿不要坏了法度。”
随即,吴年又抬头对群臣说道:“诸卿也有功。当论功行赏。”
“多谢陛下。”群臣们齐齐躬身行礼,许多人都露出喜色。不是所有人都是刘知行。
已经位极人臣,功成名就了。
他们有人想获得更高的官位,施展抱负。
有人想升官发财。
有人想养家糊口。
论功行赏,大部分人都喜欢。
吴年笑着点了点头,然后对着孙子伸出了手。吴烈很是机灵的伸出手来,抓住了吴年宽阔的大手。
吴年牵着孙子的手,上了另外一辆马车。
群臣无论文武,除了少数年老的,其余人纷纷上马,随着御驾一起,往都城而去。
汉朝尚武之风,可见一斑。
都城。
随着基础建设的完善,汉朝的物流能力,大幅度提升。
商业极为发达。
催生出了巨型城市。
毕竟。
城市越大,人口就越多。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口,就需要各地的粮食输血。
物流通畅,粮食才能源源不断供应京师。
如今的都城,人口已经不仅限于城中。挨着城墙,许多建筑拔地而起。
既有民宅,也有商铺,充满了烟火气息。
就像是一卷,展开的“清明上河图”。
此宰相与天子之功也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